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时间:2024-09-24 11:27:38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范文(通用19篇)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范文(通用19篇)

最近看完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丰先生睿智的思维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我敬畏万分,特别是丰先生那渴望再次回到童年,十分羡慕自己的三个孩子能拥有那么一颗赤红的、幼小的童心。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缘缘堂随笔读后感,欢迎阅读!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1

巴金先生曾说: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与世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而丰子恺先生的这本《缘缘堂随笔》便将巴金脑子里的这个“丰先生”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先生皈依弘一法师,也就是他曾经的老师李叔同,他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喜欢并且可以相互搭配组合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他拿了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其寓所起名为“缘缘堂”,他的散文集也因此名为《缘缘堂随笔》。

这本书里所收的文章并不多,但篇篇精致。大都叙述他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和事。比如由瓜子而联想到的人生小哲理,比如小时候在私塾里的趣事,比如做学生时的寄宿生活,比如看家里的孩子们欢笑嬉戏……丰先生文风率真朴素,而又常常诙谐幽默,在不经意之间令人忍俊不禁,然而欢笑之余更多的却是让人自然而然地就拥有一种安闲而又丰腴的生活幻想。

郁达夫曾经评价过:对小孩子的爱,是丰子恺散文里的特色。的确,这本散文似乎就是写给孩童看的,里面没有暴力,没有欲望,没有纷争。反而是雍容恬静,平和悠远。文章里充溢的也是面对孩童那种真诚而又不事雕琢的笔触,这本书的取材也极为平常,所讲述的道理亦十分朴素。似乎丰子恺先生在写散文的时候就将他的读者受众确定为儿童,也或许,他觉得所有人都拥有孩子那样单纯而又不蒙尘的心灵。

读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心地异常善良而又坦率的老者,你在听他既无保留,也无顾忌地倾吐肺腑。他会因为女儿阿宝成长为一个少女,离开儿童时代而倍感忧伤。他这样写道:“所悲者,你的黄金时代将要度尽,现实渐渐暴露,你将停止你生活的美丽的梦而开始生活的梦。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一刹那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读到这里,心中难免生出恻隐之感,为这大自然人必生老病死的法则令得一位睿智乐天派的老者伤怀而颇感心酸无奈,于是禁不住掩卷流涕。同样的悲伤之情也见于另外一篇名为《白鹅》的小文里,文中的白鹅是作者一位朋友送给他的,他亲自抱了回家,养在他在重庆自建的小屋院子中。在他居住于此屋时,这白鹅是给予他陪伴令院子里有了生气的一个朋友似的所在。而后,他卖掉了院子,将白鹅送给了另外的朋友,彼时,他写道:“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写传,写照。”丰先生对于万物来自于内心最初的博爱,由此可见一斑。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2

作者用幽默、轻松与自然的语言,具体描写了在缘缘堂,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与家庭生活,使读者体验了一段心灵的轻松旅程,而且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作者对各种事物不同角度的评价,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与思想让我对普通的事物和现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书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吃瓜子》,本文就是谈论了人们“吃瓜子”这一话题,读来颇有一番讽刺味道。生活中可见许多有闲阶级的人们以吃瓜子来消磨时光,作者便抓住这一点,以他们娴熟、灵巧的动作来写,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不禁会心一笑,来细细品味这其中所反映出的现象。文中最后一句话:“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实在值得琢磨一番。那时许多中国人都整日里无所事事,常以吃瓜子来消磨着宝贵的时间,他们的技艺几乎到了精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趣,似乎很值得中国人来炫耀,其实不然,这其实大大说明了当时中国人们的“闲”,对什么事都不去关心,只是每日消磨、虚度时光,国家的形势实在值得担忧。

因此写文章、日记等,不一定非要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一点一滴之中,其实我们只需将这些普通的家常小事挑选出来,毫不掩盖地记录下来就可以来,并不需要对事情进行无谓的夸张与美化,真实、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的。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3

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前页的中国上至统治者军阀国民党,中至文人墨客富甲商旅,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国家尚处在风雨缥缈之中,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必然终日为生存发愁,谈何快乐幸福之类。所以当初看丰子恺的漫画时,我怎么都不相信那是描绘的民国时代,他的画中多为江南水乡儿童嬉戏,风景优美且童趣十足。直至最近读了他的《还我缘缘堂》,心中的疑惑方才解开。原来丰子恺就是这么一位豁达超脱的人——天下虽干戈,吾心任礼乐。

首先,丰子恺十分爱孩子,这在他的漫画中尤为可见。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他写到: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他人眼中的心智不足,在丰子恺眼中却是真诚热忱。文中描写的孩子淘气给桌子穿袜子、孩子玩儿爸爸的毛笔弄的哪都是、大人理发孩子吓哭、孩子光脚玩耍遭长辈训斥等情境是那么自然贴切。就像我烦恼安安总是不穿鞋就在屋里跑动一样,原来一百年前的人们也是这样。

丰子恺在二十多岁娶妻生子后又到日本求学,因生活拮据、经费不足只在日本呆了十个月。在现在人看来十个月能学什么呢?英语学了十年都不能顺利交流的大有人在。而丰子恺在这十个月里不仅学习并熟练掌握了日语,而且进修了音乐与美术,同时英语水平也大幅提高。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丰子恺天资聪颖,更多的还是他勤学努力的结果。他在《我的苦学经验》一文中详细的记叙了学习方法,对世人皆有借鉴作用。

看《作客者言》我几乎笑出声来,文中记述了过于殷勤的主人使客人做客时如坐针毡,主客皆不尽欢、反受其累的故事。这点我也是感同身受,我本是性情木讷的人,一旦受到过于热情的接待就会慌乱,所以对于这种人一般是能躲就躲。

在《送考》一文中,丰子恺陪年幼的儿女考学的情境和我本人从小到大的考学经历也是如出一辙。孩子的焦虑、父辈的忐忑,选学的踌躇,看榜的忧心,送子入学的不舍等等不就是我的学生时代吗?原来民国时的考生和我们的经历是相同的是,情感更是相通的。

回到书名“缘缘堂”是作者成年后倾尽所有积蓄在故乡建的房屋,用现在的话说是独栋别墅,一家十几口生活起居的地方。在搬家前一家人挤在老屋里等候乔迁,作者写道:只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全的幸福。读到这里我的眼泪掉了下来,我想到自己刚记事儿时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屋里,爸爸在外读书经常不在家,小屋里既要做饭、又要睡觉,大人还要备课、学习。之后父母凭借己力, ……此处隐藏11947个字……的行为。

其实这种状况每一个人都是有的,在我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嬉戏的时候,如果有不高兴的时刻,我不会隐藏,要不就大声地哭闹,大声地呼叫,从来不会隐藏在心里。这几年来,当我遇到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冤枉我时,我不再像曾经那样冲动了。我想这或许就是丰子恺笔下我们所谓的”童蒙“与自己的差异了吧。

其实,这样想来我们这些不是孩子的人在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昏蒙。孩子们是诚实的,相反的,我们则为一种虚伪,一种社会所厌恶的恶习,是社会价值观所不赞成。

想着想着就不愿再想象自己这个恶人,只想回到从前阳光下想说就直说,也不需戴着有色眼镜看世间万物!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17

一名画家,一位作家,一袭画卷,一篇美文。就是这样,丰子恺成就了他的人生。他说:我的心中被四件事所占据: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抱似一种童趣,纯真的态度去画。却富含人间真情;他抱似平实的态度去写,却饱蕴人生的哲理。

他的童年是幸福、生趣的,因为王囡囡那兄弟式的情怀。他的青年是丰富、多彩的,因为李师、夏师细致,谨肃的教导。他的晚年时苍桑、苦涩的,因为战争流离辗转,苦于奔波四方。

世人称他的作品“达观间不掩深情,戏谑里窥见警策”。也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或许影响着他,给予他生命所需。

他爱写些民事,介绍自己的童年、青年,还有泓一法师、夏丐尊有关的事。他说得很有趣儿,都是一个个小品、滑稽戏。他说得很生动、形象,写李叔同老师上课教学、严肃认真,总在上课之前到达教室。他说得浅显却又令人回味无穷,写歪鲈婆中彩了后,却喜于花费钱财,不做一些为将来打算的事,最终回到店前包豆腐干。

他为师父泓一法师画《护生画集》,百岁时完成百幅,他虽年迈又加上疾病、战乱,他倒下了,又站起来了,坚持与那种难以摒弃的信念,交织成了他的一生写照。

缘缘堂被炸毁,他的内心的那种依靠缘是被震摇了,那是他精神上的家、与归宿。但他还有文学精神支柱,与创作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乱世之战,始于仓惶,泯于奔波。护生百幅,莲心永存。子恺者,先尊矣。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18

最近看完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丰先生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我敬畏万分,特别是丰子恺先生那渴望再次回到童年,十分羡慕自己的三个孩子能拥有那么一颗赤红的、幼小的童心。

特别是书中:“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表皮。这表皮的质量与重数,依个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纸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和下一句:“我家三岁的瞻瞻的心,连一层纱布都不包,我看见常是赤裸裸而鲜红的。”这两句话深深的烙印在我脑里并且令我深深反思。这两句话蕴含了鲜为人知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都有包皮”的确就是这样,表皮越厚重数越多就更不容易被欺骗,更坚强,但与别人交往的想法与欲望就会越少;反之,表皮越薄重数越少就会容易被人欺骗,更脆弱,但会给人感觉很真实,别人就愿意与你交流、沟通。而瞻瞻呢,却又不一样了,他那一颗没有表皮的、赤红的却是童心。天真、善良这两种性格正是拥有一颗童心的表现。 丰子恺先生又崇拜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是丰子恺先生学艺术的教师,又是他学宗教的导师。他的一生,受法师影响很大。还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而弘一法师则住在了第三层上,他住在了第二层上,只能在第二层里徘徊,有时能去望望第三层的风景,却不能入,不能真正地进到里面。

丰子恺先生总是能够把任何事写的透彻,就拿吃瓜子这件事来说吧,作者把瓜子的来源、包装、形状、吃瓜子的方法全部描写了出来。有他嗑瓜子时把整粒瓜子全部咬碎时,便会不想再去吃了,可瓜子那非甜非咸的香味会引逗他再吃,拿瓜子没有办法。可再次嚼碎的时候他又会停下来,甚至把瓜子拿到离自己稍远的地方或转过身去,但又和朋友闲聊时,又会发现自己再次吃上了瓜子,而且已经吃了好几粒了。在这之后便对瓜子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再吃瓜子了。

在丰子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具有了生命,能把文章写成这样正是我喜爱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的缘由。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者,人世并不缺少深刻,而是缺少丰子恺这样的思考吧。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19

曾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丰子恺的作品。还记得那篇文章的名字,叫《白鹅》。至今还能记起他那幅可爱的白鹅像和那以贬代褒的文字。当我每每在公园见到有白鹅游动,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吃一口饭、啄一口草、再衔一口泥的白鹅先生。没办法,这篇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而今天,当我拿到期待已久的这本书时,心中竟有一丝见到老朋友似的感觉。打开书,顾不得看目录,随手翻开一篇,便像一只蚕一样大嚼起来。他的笔调仍是那种与众不同的冷幽默的感觉,不过读起来却一点也不像在开玩笑。我以前很讨厌那种质量极差的书,但今天竟喜欢上了那种透过第一页直接能看到第三页的小册子。看着看着,我发起了呆。每一篇文章,都只有那么3、5页,可说得却都是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的道理。在一种兴奋,怀疑与反复思考的矛盾结合中,我看完了它。

轻轻地把书合上,却觉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歌,一首听上去那样熟悉的儿歌,一首叫人思考的怨歌,一首记录人生的悲歌。正像文中所述,孩子才是万物的创造者,只有他们才能用最纯洁,最真实的眼睛看待这并不美丽的世界。也许所谓的成熟,不过是一种自我的失去罢。可令人奇怪的是,我们为什么怀着一种残缺的心灵,去质疑孩子们能穿破重重迷雾的眼睛?怀着一种疑惑的态度,他扔掉了多数作

家喜欢的无病呻吟,转而从一个有着青枣一般眼睛的孩子的角度上,叙述那些个令他搞不懂的大人、令他搞不懂的事。没有悲伤,没有失落,因为它们不属于一个尚未被世俗迷惑的人。倒是我们该好好想想,是孩子的世界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童真不等于懵懂,或许当我们指着一个小孩,说他很傻很天真的时候,我们并未真正地成熟。真正长大了的人,眼睛里应该是有一把刷子的。这把刷子,可以描出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可以涂掉世界的丑陋,可以画出一个小小的世界。我们在小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这把刷子,可“大人”们呢?他们也曾有,但是,它和童真一起被丢在了成长的长河中。

我突然感到一些被我逐渐遗忘的东西一点点回来了。

伴着落了些灰的回忆,伴着熟悉却许久未闻到的叶间清香,孩童的阳光,乐观,淘气回来了。在这本书里,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童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之类的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只有一个意思:把握自己,相信自己,坚持做自己。当我们明白了那些功名利禄、尔虞我诈背后并不是真正的人生,那些苦行僧一样的隐居者也并未真正体会人生时,我们才是真正地长大了。

缘缘堂随笔,发出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感慨。你从中能找到的,是你渴望已久的东西。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范文(通用1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